吴江区屯村实验小学教科团队建设方案(2019-2020学年第二学期)
日期:2020-06-04 17:00:29  浏览量:259

吴江区屯村实验小学教科团队建设方案

2019-2020学年第二学期

一、 指导思想:

为积极贯彻“以科研为先导”,扎实推进科研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,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,关注教师成长,大力发展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,特成立学校教科团队。通过建立组织建构和活动机制,保证教科研的常态化;通过发挥团队力量,调动全体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,真正为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活动服务和导航。从而促进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,提高教育教学质量,促进学校发展。

二、 科研团队组建目的:

1.改变大部分教师害怕教育科研的现状,通过科研团队的带动和帮助,促进教师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的提高,从而更快成长为骨干教师。

2.完善教育科研阵地建设,保证教育科研的常态化和有序化,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机制。

3.整合科研与教学的力量,探索新思路,促进教师学科专业能力,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。

三、组织构建

校长室——教科室——教科核心组

课题研究组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青年教师组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说明:

1.各组织职责

    校长室是学校教育科研活动的总策划,是学校科研活动的领航人。为各类教育科研活动提供建议和保障。教科室全面负责学校教育科研日常工作,为学校发展定方向,找动力,创品牌,提升学校整体形象。教科室负责组建教科团队,建立活动机制,组织各类教科研活动,直接管理教科团队。教科核心组是学校科研的核心,将教科室的每项教科规划有效落实,形成聚力,丰富教育科研活动。除了自我研究外,负责带领各学科老师定制学期研究主题;与青年教师结对,帮助青年教师成长;参与校刊、教科研简报等的编制,协助教科室完成校刊、教科研简报的选材和校对工作。课题研究组主要协助学校主课题及子课题,负责带领全体教师在课题的研究中实践教育教学思想,寻找有效研究方法,提炼观点,促进教师专业发展。青年教师组主要完成每月一次教育教学随笔、每学期至少一篇论文、每学期一篇读书笔记等要求,提高课堂教学能力,快速发展个人专业能力,另外协助其他组完成教育科研活动。

2.各组织人员

1)校长室:徐丽勤  俞羚洪  顾瑾  

2)教科室:蒋秀琴

3)教科核心组:陈春艳(语文)、庞子欣(语文)、樊丽萍(数学)、高雪薇(英语)、谭薇(综合)

4)课题研究组:许建刚、张英、朱小玲、张勤林、洪洁、顾瑾、费红、任菲菲

5)青年教师组:李萍、姜骏怡、陈春艳、洪洁、任菲菲、顾丽英、潘心悦、姚怡琨、周海飞、谭薇、樊丽萍、马慧、庞子欣、陆艳芸、梁漪秋、缪敏霞、孙丽娟、施燕华、吴超宇、高雪薇、杨思思、夏元泉、罗晨、陈燕、陈倩旭、庞燕芳、王愿、俞悦、金钰、朱思敏、施雯、周诗依、詹海龙。

四、活动要求

1.制定团队活动计划,确定活动频次,活动时间,活动人员。

    2.明确团队各小组的工作职责,明确分工,积极参与学校日常教科研活动。

    3.教科研团队各小组可分开活动,也可以合并活动,活动频次不少于每月一次,形式可多样,灵活机动,主要参照各小组主要职责进行布置任务和开展活动。

    4.活动后要及时反思,更新研究方法,定期检查研究报告或论文。青年教师组要定期上交随笔材料,并做学习汇报与交流。

五、评价机制

    有效的制度,能激发学校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热情,能引导教师积极而规范地开展教科研活动,能全面而客观地评价教师教科研活动的过程和成果,提高教师的整体科研水平。

    1.团队成员所撰写的论文或案例,质量高的,学校可优先推荐发表与参评相关比赛。

    2.团队成员可优先参与各级各类培训活动,课题活动和教科研活动。

    3.团队成员完成工作,有显著成果的可以优先考虑各级评先评优。

六、团队成员具体工作考核标准与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细则相挂钩:

1.专业发展(20分):根据《教师专业发展、辅导学生成果奖励》中的专业发展办法赋分,20分封顶。

2.课题研究(6分):主持或实际主持课题研究,按规定完成相应的课题研究工作,上交齐全课题材料的,国家级课题6分,省级课题4分、苏州市级3分、吴江区级2分、校级1分(就高不就低)。申报课题,却不做研究的,不得分。

3.开课活动(2分):开设片级(含五校联动)赋分1分;吴江区及以上公开课的,赋分2分;2分封顶。

4.研读教育类书籍。每读完一本,且有1500字以上的读书随笔,加1分,2分封顶。

5.校级比赛、教科研活动无正当理由拒绝参赛的,扣2分/次;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、比赛,教师无正当理由拒绝学校安排,不参加培训的扣2分/次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吴江区屯村实验小学

            2020年2月